白癜风食疗方法 http://m.39.net/pf/a_5053105.html 靠海临港的特区发祥地湖里,山清水秀的丹桂之乡浦城。原本相隔公里、毫无交集,却因为对口帮扶、山海协作,两地深深结缘。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过去的日子里湖里、浦城始终山海相依,念好新“山海经”。 经过两地的不懈努力,年浦城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70个贫困村均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全部脱贫。 年,湖里浦城越走越亲,山海协作互利共赢。 “走亲戚” 6月5日至6日,湖里区委书记龚建阳带队,到浦城县调研考察。 本次调研是为了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落实省委常委、秘书长郑新聪同志的“三个要”批示要求,即要稳定脱贫,要经得起一个不能少的抽查,要落实“四不摘”的要求。 调研组先后来到共建产业园区浦潭生物专业园、对口帮扶资金投资项目仙芝科技灵芝扶贫车间、结对帮扶学校梦笔学校、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莲塘镇山桥村、富岭镇大水口村等,提出一系列建议意见。 “话家常” 考察期间召开湖里区—浦城县党政联席会议。 龚建阳书记指出,在新常态下,湖里区与浦城县要继续深入谋划共建工作,推动双方走向互惠共赢的新局面。 接下来,怎么做? 一是持续深化互动交流 要进一步加强互动交流,形成全方位、常态化的沟通交流机制。既要深化政府间的交流,持续推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民生保障等方面实现共建。也要继续深化双向人才交流,逐步打造人才梯队,切实发挥人才引领带动发展的作用。 二是持续深化产业共建 产业是发展的源头活水,是由“输血”到“造血”的关键载体。抓好园区共建,不断做大做强园区,力争成为浦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加大联合招商力度,运用好“9·8”投洽会等重大招商平台,加大对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引进力度,并把浦城纳入湖里区的招商平台,向其引介合适企业。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发挥湖里信息、物流、会展优势,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大力推广浦城特色产品,共同打造“浦城品牌”。 三是持续深化劳务协作 把保就业、稳就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一环,进一步建立健全常态化劳务协作机制,继续加强两地在劳务输出、人才和劳动力信息互通等方面的合作关系;进一步解决浦城务工难、特区用工难的问题,让外出就业的浦城人把先进观念、机制引回浦城创业。 四是持续深化民生帮扶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共建力度,继续加强双方教育、医疗人才交流和优秀经验分享,继续深化社会帮扶,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 五是持续深化长效机制 浦城脱贫摘帽后,山海协作的重心要朝着市场化、可持续的方向迈进。既要强化精准对接、有效对接,推进双方干部互相学习交流,切实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共赢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从市场化角度来统筹谋划共建协作工作,让帮扶工作更有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龚建阳书记强调,浦城脱贫摘帽是对接扶贫工作的一个新起点,湖里区与浦城县的对接扶贫工作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希望两地继续携手共建,念好山海经,深化山海情,持续推动构建长期全面共赢的社会环境,开创山海协作新局面。 ●带您走进丹桂之乡浦城● 浦城是福建的“北大门”,地处闽、浙、赣三省四地七县交界处。环境优美,山延两脉、水注三江,西北为武夷山脉,东北为仙霞山脉,溪流汇入闽江、信江和钱塘江。 历史悠久,拥有四千年人类文明史,历史上出过8个宰相、20个尚书、4个状元、个进士,被誉为“中华诗词之乡”。 县域广阔,全县县域面积.87平方公里,山地面积.4万亩,森林覆盖率76.81%,下辖19个乡镇(街道)个村(社区),户籍人口43万人。 产业丰富,工业产业有生物制药、食品加工、轻纺轻工三大产业,农业产业有粮食、木竹、畜禽、烟叶、油料五大主导及丹桂、薏米、灵芝浦城“三宝”,年荣获国务院首次表彰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为“中国油茶之乡”“中国丹桂之乡”。 脱贫攻坚再发力, 携手追梦奔小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25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