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www.bdfyy999.com/m/ 肉燕/舌尖上的鼓楼美食 外皮Q弹,肉馅鲜香,制作技艺全国唯福州仅有,堪称一绝。 福州自古以来便有“吃太平燕、享全家福”的民间习俗。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民间家宴,“太平燕”是必备的一道菜肴,也是全国所有菜肴中,唯一上菜需要鸣放鞭炮的一道吉祥菜。 相传,早在明朝嘉靖年间,福建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区,吃多了山珍便觉流于平淡。于是,他家厨师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蕃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煮熟配汤吃。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滑嫩清脆,淳香沁人,连呼“大妙”,忙问是什么点心,那厨师因其形如飞燕而信口说“扁肉燕”。后扁肉燕与鸭蛋共煮,因福州话里鸭蛋与“压乱”、“压浪”谐音,寓意“太平”,而又有“太平燕”之说。 肉燕是福州人从小吃到大的美食,鼓楼的同利肉燕十分出名,延续了几代福州人的舌尖记忆。“同利肉燕老铺”自清光绪二年()年创建于人文荟萃的“三坊七巷”,至今已超百年,是福州制作肉燕皮、烹制“太平燕”的著名老店。 同利肉燕制作技艺非常精湛,是将活鲜猪肉剔除油腻部分和筋骨,单选纯瘦精肉进行加工;用福建特产的荔枝木制成约两斤重的木槌在荔枝木砧板上用劲不断槌打,直至槌打成有弹力有韧劲的猪肉泥,再均匀的撒上福建特产的罗源地瓜粉,经过多道工序,制成薄如纸,色如玉的肉燕皮,包上各种馅料即成不同口味的扁肉燕。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来源:鼓楼旅游 由同利燕皮加肉馅包制而成的肉燕圆头散尾,形同飞燕,入眼如润玉翡翠,入口则滑嫩清脆。被认定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国十佳文化餐饮品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示范单位”。 一碗热气腾腾的肉燕,看起来晶莹剔透,薄如白纸,吃到嘴里皮薄馅足汁多,韧劲十足,远远地就散发出一股诱人的肉香,非常爽口! 经过多年光阴的沉淀,肉燕不知不觉间名扬天下,也是福州人对鼓楼街巷最直接最深切的记忆。吃的是美味,品的却是情怀。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7810.html |